C114通信網  |  通信人家園

資訊
2022/3/28 10:50

中國移動劉光毅詳解6G通信:新網絡承載新場景,新業(yè)務滿足新需求

C114通信網  九九

C114訊 3月28日消息(九九)<編者按>新技術連接新未來!從云游戲到工業(yè)機器人,從智慧燈桿到無人駕駛,數字化轉型洶涌澎拜,智能連接時代未來已來!面向智能連接時代,產業(yè)鏈應該如何把握新機遇、釋放新動能、助力新增長;為此,C114策劃推出了《新技術連接新未來》大型專題,廣邀行業(yè)頂尖專家為您解讀,探索無線連接的未來!

按照移動通信產業(yè)“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fā)一代”的發(fā)展節(jié)奏,業(yè)界普遍預測6G將在2030年左右商用。面向2030,移動通信產業(yè)持續(xù)演進的驅動力是什么?將會呈現出哪些基本特征?面向6G新范式,無線連接產業(yè)又將迎來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作為6G研究與產業(yè)推動的先行者,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光毅博士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6G網絡演進三大驅動力

劉光毅指出,6G網絡演進的驅動力來自于3個方面:一是ICDT深度融合的趨勢。云計算、AI、大數據在5G時代已經開始與網絡融合,加速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隨著這些技術的進步,可以產生更強的計算能力,更領先的功能和架構理念,更高效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從而推動6G網絡朝著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方向發(fā)展。

二是新業(yè)務、新場景和新需求。包括更高的用戶體驗、更低的業(yè)務時延、更快的數據速率以及更多的用戶服務,以及空天地海一體化覆蓋。從業(yè)務場景推導出的能力需求來看,6G相對于5G,除了傳統(tǒng)的通信能力,還需要計算、AI、安全、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從業(yè)務發(fā)展趨勢來看,通信、計算、AI、安全的一體融合將會是6G網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5G網絡發(fā)展過程中正在解決的問題,例如5G網絡面臨的高能耗、高成本,以及隨著網絡規(guī)模擴大,5G與4G、2G共存帶來的網絡運維復雜度不斷提升等,使得我們必須要去思考未來的6G網絡如何規(guī)避這些問題。

6G技術潛在六大關鍵特征

劉光毅介紹,6G網絡具有以下六個方面的技術特征:一是按需服務,二是智簡網絡,三是柔性網絡,四是智慧內生,五是安全內生,六是網絡的數字孿生。此外,低碳和高能效也是6G網絡必須考慮的問題。

按需服務方面,“數字孿生”世界催生更多新業(yè)務、新場景,用戶需求趨于多元化和個性化。因此,6G網絡需要進一步提升感知能力,包括對用戶行為、業(yè)務、意圖的感知,按需部署,實現對用戶的個性化服務。當用戶需求發(fā)生變化時,按需服務網絡可以無縫切換服務方式和內容。

至簡網絡方面,未來網絡是融合的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通過融合的通信協(xié)議和接入技術,實現對核心網的統(tǒng)一接入,從而實現網絡的簡化。通過架構至簡、協(xié)議至簡,實現高效數據傳輸、魯棒信令控制、按需網絡功能部署,達到網絡精準服務,有效降低網絡能耗和規(guī)模冗余。至簡網絡還意味著輕量級的無線網絡,通過統(tǒng)一的信令覆蓋,保證可靠的移動性管理和快速的業(yè)務接入;通過動態(tài)的數據接入加載,降低小區(qū)間的干擾和整網能耗;通過基站功能的分階段和按需加載,提供業(yè)務服務的個性化。

柔性網絡方面,未來網絡應該是一個端到端的微服務化網絡,實現端到端的云原生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網絡資源去中心化管理,提升網絡的端到端敏捷和彈性,助力實現網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以及新功能的快速引入和迭代。

智慧內生:AI技術在近些年有了長足進步,可以很好地提升網絡運維效率。6G希望能夠把AI打造成網絡的一個基礎能力和服務,把AI打造成6G網絡的神經系統(tǒng),實現隨時隨地的算法、算力和模型的供給,通過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結合的資源協(xié)同,降低傳輸帶寬要求,實現更快更實時的智能決策,提高AI的服務效率,支撐網絡各域的自優(yōu)化、自維護,大幅降低網絡運維成本。同時,AI也可以作為一個業(yè)務,提供給外部的用戶(AIaaS)使用,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

數字孿生:網絡的數字孿生可以對網絡中的每個網元、每個用戶服務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對可能發(fā)生的故障進行提前干預,提升網絡運行效率和用戶服務質量保證的效率。同時,網絡的數字孿生還可以在數字網絡中對一些計劃引入的新功能進行提前驗證和調優(yōu),確保到達預期的效果后再直接加載到物理網絡當中,實現新功能的快速引入和網絡的自我演進。

安全內生:對于6G網絡來說,安全內生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AI將會成為6G安全的引擎,通過AI的驅動實現信息的智能共識,通過邊、端、云能力的泛在協(xié)同,實現攻擊的主動防御、網絡的自我免疫和進化。

6G多維融合網絡協(xié)議架構

傳統(tǒng)的移動通信網絡設計僅考慮以通信為中心,通過通信面的協(xié)議設計,實現對通信業(yè)務的支撐。如果想要實現通信和大數據、AI、計算、安全等能力的一體融合,勢必需要在網絡協(xié)議體系中引入新的數據面、計算面、智能面和安全面,由此實現真正的DICT深度融合,通過綜合的能力體系,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支撐更多的應用場景。

“未來的6G網絡主體架構自下而上依次是:基礎資源層、網絡功能層和編排管理層。”劉光毅介紹說,底層是傳統(tǒng)的物理資源層,包括頻率、功率、計算、存儲資源;中間是網絡的功能層,和底層的硬件實現軟硬解耦,通過調用底層資源實現必要的服務和能力;上層是編排管理層,根據用戶的業(yè)務需求,統(tǒng)一編排所需要的資源和功能,形成所需的能力,保證用戶的業(yè)務體驗;管理域通過網絡的數字孿生實現網絡自動化運營,提升網絡對新業(yè)務、新場景和新需求差異化需求的適應性,更好地拓展未來的業(yè)務場景。

給作者點贊
0 VS 0
寫得不太好

版權說明:C114刊載的內容,凡注明來源為“C114通信網”或“C114原創(chuàng)”皆屬C114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編譯類文章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

熱門文章
    最新視頻
    為您推薦

      C114簡介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21-54451141